第14章 第14章
A+ A-

  王家彦快急哭了:“圣上,千金之子坐不垂堂,以堂堂天子之尊且不可以身犯险,冲锋陷阵之事交臣等即可。”

  金铉也道:“圣上,这一战请交由臣来指挥吧。”

  崇祯看着二人,“朕乃天子,有上天以及大明列祖列宗护佑,矢石辟易,断然不会有事!”

  此刻正是打造形象的最佳时机。

  一直以来,崇祯给大臣们的印象就是文韬不足而武略全无,也就勤政罢了。

  所以崇祯要打造文韬武略的英武皇帝形象。

  尤其武略,对于将来的北伐可以说至关重要。

  一旦大明退保江南,肯定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南宋的类似情形。

  那就是江南的士子官员群体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,将会阻止北伐。

  所以崇祯只有成为像明太祖、明成祖那样的硬汉皇帝,才有可能乾纲独断,强力推动北伐。

  “圣上,刀枪无眼,不怕一万,就怕万一哪!”

  王家彦、吴麟征等大臣还想劝阻,却被崇祯一摆手打断。

  “住口,没有万一!”崇祯喝道。

  “朕乃天子,不会有事,若是真有不测之祸,那也是天意如此,非人力能违!”

  王家彦等人瞠目结舌。

  天意如此,非人力能违?

  听听,这说的是人话吗?

  你这个昏君!

  崇祯不再理会王家彦等人,此时正观察着护墙后队列的三百多名火**。

  这些火**大多是净军的太监及分守各门的京营兵。

  无论净军还是京营兵,更番迭射都是经常练的战法。

  然而再先进的战术,也需要与之匹配的武器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威力。

  比如更番迭射战术,等到了燧发枪时代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。

  然而这边火**们手里拿着的火器,有点太乱。

  有三眼铳、四眼铳及迅雷铳等,占差不多一半的数量,再就是寻常的鸟铳。

  此外还有少量鲁密铳。

  鲁密铳其实也是鸟铳,但是射程要比普通鸟铳更远,精度以及穿透力也要比普通鸟铳更高。

  这些火器互相混杂在一起,显然不利于发挥火器威力。

  当下崇祯厉声喝道:“都听着。”

  三百多名火**茫然的看向崇祯。

  崇祯又道:“鲁密铳站第一队,其余火铳退后!”

  第二队以及第三队的十几名鲁密铳手便赶紧上前。

  不过更多的火**离开了第一队的位置,第一队便只剩不到五十名火**。

  崇祯又道:“鸟铳第二队,其余火铳第三队!”

  剩下的火**再次进行站队,最终将近一百名手持普通鸟铳的火**留在第二队。

  剩下将近一半差不多有150名火**全都站到了第三队。

  反正只放一轮铳,不用重新装填,崇祯就没有采用火绳枪时代的大间隔队形。

  而是让火**都紧挨在一起,以强化火力密度。

  重整好队形,崇祯又转身回头将目光转向谷口。

  谷口草原上,拱兔部的骑兵已经向两翼展开,摆开宽阔的骑兵横阵。

  两百多骑兵,一字排开。

  马蹄攒动鬃毛飞扬,竟然呈现出了千军万马的滔天气势。

  崇祯也是不可避免的感到心悸。

  回头看身后的太监及京营兵,果然已经慌乱。

  溃围后虽然连打了两个胜仗,但是这些太监、京营兵距离百战精锐显然还差很远,甚至连老兵都算不上。

  仍旧只是一群乌合之众。

  “不要惊慌,朕与尔等同在!”

  崇祯踏前一步,厉声大喝道。

  这一声大喝让火**们稍稍镇定了些。

  是啊,皇帝都在前面顶着,他们有啥好慌的?

  拱兔部的骑兵缓缓的逼近,距离大约一千米时开始冲刺。

  但是由于谷口地形限制,原本一字排开的骑兵被迫挤到中间。

  很快,双方相距已经不足百步。

  一百步(160米)已经是蒙古角弓的有效射程。

  “稳住,不要慌!”

  崇祯拉下面罩,将腰刀高高擎起,“不许放铳,稳住……”

  看着排山海倒般涌进山谷的蒙古骑兵,不少火**下意识的往后缩。

  但是看看留在原地没动的同伴,再看看站在护墙外面的皇帝,便又默默回来重新举起火枪。

  将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前方汹涌而来的蒙古骑兵。

  正前方,蒙古骑兵犹如潮水般卷过来。

  进入百步之后蒙古骑兵纷纷挽弓搭箭,开始第一轮抛射。

  蒙古角弓属于最典型的东方反曲弓,射程远、杀伤力大。

  采用轻箭抛射可达百步开外,重箭则可以在三十步内破甲。

  很快,第一波箭雨铺天盖地倾泄而下。

  崇祯迅即举起右手以护臂遮护住面门。

  他的山文甲可以抵抗轻箭的攻击,但是身后的太监以及京营兵只穿了棉甲。

  棉甲对火器的防护性能要比铁甲好,但是对箭矢的防护就不如铁甲。

  尖锐的箭簇将强大的势能集于一点,还是可以轻松射穿厚实的棉甲、造成杀伤。

  箭雨落下,护墙内当即响起连续的惨叫。

  至少有十个以上的火**倒在了血泊中。

  还有不少火**虽然中箭,但至少还能开枪。

  “不要慌,稳住!”

  崇祯继续大声吼叫,“稳住,稳住……”

  1. 上一章
  2. 章节目录
  3. 下一章

章节 X